蒸汽是怎么产生的?
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,温度越高,蒸气压越大,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。一定的温度下,与同种物质的液态(或固态)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,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。
水蒸气,是水(H2O)的气体形式。当水达到沸点时,水就变成水蒸气。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,水的沸点为9974°C或212°F或3715°K。当水在沸点以下时,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。
当水在沸点以下时,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汽。科学地应说,水在常温下,会慢慢地变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,这种现象就叫 蒸发。
这是电厂锅炉原理:是把燃料或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,加热锅炉 中封闭的水,使其变成蒸汽,并具有一定的压力,用管子导到其它设备中去作工或加热物体的一个换热设备。
主要从江河湖海的液态水体中,以“蒸发”方式“散失”形成的。当液体在有限空间内蒸发时,液体分子通过液体表面进入上部空间,成为蒸汽分子。由于蒸汽分子处于无序的热运动中,它们相互碰撞,并与容器壁和液体表面碰撞。
水蒸汽是怎么来的?
主要从江河湖海的液态水体中,以“蒸发”方式“散失”形成的。当液体在有限空间内蒸发时,液体分子通过液体表面进入上部空间,成为蒸汽分子。由于蒸汽分子处于无序的热运动中,它们相互碰撞,并与容器壁和液体表面碰撞。
水蒸气主要从江河湖海的液态水体中来。水蒸气,简称水汽或蒸汽,是水的气体形,当水达到沸点时,水就变成水蒸气。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,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,当水在沸点以下时,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。
水蒸汽:指特定空间的水存在形态是气-液二相,其中液相可以是“雾”状分散形式存在(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),也可以是大量液滴聚集形式存在,当然这也必须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和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。
当水在沸点以下时,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汽。冰是水在0度以下或水蒸汽升到0度以下的高空形成的,只不过高空形成的是小冰晶或冰粒。
水蒸气是如何产生的?
1、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,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,水就沸腾。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,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。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,温度越高,蒸气压越大,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。
2、水蒸气,是水(H2O)的气体形式。当水达到沸点时,水就变成水蒸气。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,水的沸点为9974°C或212°F或3715°K。当水在沸点以下时,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。
3、当水在沸点以下时,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。而在极低压环境下(小于0.006大气压),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。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,是一种温室气体。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,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。
4、主要从江河湖海的液态水体中,以“蒸发”方式“散失”形成的。当液体在有限空间内蒸发时,液体分子通过液体表面进入上部空间,成为蒸汽分子。由于蒸汽分子处于无序的热运动中,它们相互碰撞,并与容器壁和液体表面碰撞。
蒸汽是什么
蒸气是物质受热受压后由液态变为气态的形式。通俗点说蒸气就是液体(液态物质)蒸发或沸腾后所产生(成为)的气体(气态物质)。
蒸汽,亦称“水蒸气”。 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分类为:饱和蒸汽,过热蒸汽。蒸汽主要用途有加热/加湿;还可以产生动力;作为机器驱动等。
蒸汽:指特定空间的水存在形态是气液二相,其中液相可以是“雾”状分散形式存在,也可以是大量液滴聚集形式存在。蒸气是物质受热受压后由液态变为气态的形式。
蒸汽的词语解释是:蒸汽zhēngqì。(1)水加热到沸点所变成的水汽;气态的水。亦称“水蒸气”。结构是:蒸(上下结构)汽(左右结构)。拼音是:zhēngqì。词性是:名词。注音是:ㄓㄥㄑ一_。
水蒸气(也称氛气、蒸汽),是水(H2O)的气体形式。当水达到沸点时,水就变成水蒸气。水蒸气在空气中是无色的。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,水的沸点为100°C或212°F或3715K。
蒸汽亦称“水蒸气”。 常压下,液态的水加热到100℃时就开始沸腾,迅速变成水蒸气。